close
歡迎光臨博客來雜誌館>中文雜誌>coverstory
 
 
04/08/26 第 187 期
《MUZIK 8月號/2015 第100期》音樂會必備曲目TOP 50《編輯的話》第100期的不可思議旅程
  讀《MUZIK》不可不聽的50張唱片 《MUZIK》走過一百期,歷經多次改版、內容方向的調整,版型也有多種變化,但唯一一個從第一期開始就不變的單元,就是「唱片評論」。以古典音樂雜誌自居的《MUZIK》,堅持不論當期有多少的內容,一定都要留給「唱片評論」一定的篇幅,由眾家主筆們,精心地為讀者先行提供他們對於本月最新唱片的所聽所感。 在「MUZIK 100」的時刻,「右翻知識」端出的特刊企劃,以「讀《MUZIK》不可不聽的50張唱片」...
 
音樂會必備曲目TOP 50
MUZIK 8月號/2015 第100期
讀《MUZIK》不可不聽的50張唱片 《MUZIK》走過一百期,歷經多次改版、內容方向的調整,版型也有多種變化,但唯一一個從第一期開始就不變的單元,就是「唱片評論」。以古典音樂雜誌自居的《MUZIK》,堅持不論當期有多少的內容,一定都要留給「唱片評論」一定的篇幅,由眾家主筆們,精心地為讀者先行提供他們對於本月最新唱片的所聽所感。 在「MUZIK 100」的時刻,「右翻知識」端出的特刊企劃,以「讀《MUZIK》不可不聽的50張唱片」為主題,從每一期
我們的時代曲
CITY MAGAZINE 號外 8月號/2015 第467期
怎樣的時代,就有怎樣的音樂。要數經典時代曲,或者大家隨口可以說上一大堆,如果問道,有沒有一首可以概括當下這時代的「時代曲」,我們可能都會有點猶疑,好像沒法找到一首歌可以作出概括。我們不禁問,我們的時代發生了甚麼事?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間選物店
Sense好感 8月號/2015 第41期
每一間選物店,都代表著主人的精神與想要傳達的生活風格與概念。其實,在每個人心中,都可以有一間自己理想的選物店,延展出自己的選物模式、創造出讓自己開心的生活氛圍,令造訪的客人都能因為你所熱愛的這些選物,以及探索背後的脈絡而充滿驚喜。生活即是選物,每一個人都可以辦到。
重建「同村共養」的美好
親子天下 8月號/2015 第70期
網路上什麼都能揪,揪什麼都不奇怪。揪玩、揪學習、揪團養小孩,儼然已經成為教養趨勢。 觀察到現代社會中新產生的共學、共育的現象,今年五月,台灣社會福利學會舉辦的社會福利年會中,其中一場研討會便以「超越血緣、跨過圍牆:共同照顧與翻轉教育的實作」為名,討論這個現代版「同村共養」型態。
誰是你的雲端情人
天下雜誌 2015/8/19第579期
台灣首度「數位生活大調查」 誰是你的雲端情人 全球近十億個網站、三九七萬個app,不同世代,各有所愛。全民瘋臉書,台灣成為最愛社交的國家、過去的霸主PTT,剩誰在撐?《天下》進行首次萬人「數位生活大調查」,從台灣民眾的二十四大行為中,解構四大分齡族群的數位生活。當虛實整合成為新常態,線上與線下的競爭不分界線,企業又該如何跨界定位、敵人又會從哪出現?
未來的能源
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 國際中文版 8月號/2015 第11期
目前,我們地球上大部分的電力來自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這些所謂的化石燃料是生活在數百萬年前的生物遺體所形成的。燃燒化石燃料會釋放出熱能,可轉化為電能。然而,這過程也對環境非常有害,因為燃燒化石燃料會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導致全球暖化。 當太陽的能量照射到地球,約70%為陸地和海洋吸收,而30%反射回太空。然而,地球吸收的這70%,最終還是以紅外線能量的形式輻射回到大氣中。溫室氣體會吸收這些能量,也會在這過程中放出熱量,加熱地球表面和
Fashionable 非潮不可
DESIGN 設計 8.9月號/2015 第184期
紡織品是生活中的民生必需品,除了日常生活的衣著和裝飾外,在工業領域的應用也非常廣泛,更可看出人類文明發展的軌跡。台灣的紡織產業歷史悠久,亦是僅次於電子業和金融業的第三大產業,發展至今已是一個涵蓋上、中、下游紡織生產體系產業。服裝設計是當今世界上改變最快的設計行業之一,與其他設計不同,服裝設計以季為期,更新服裝設計風格和潮流。知名作家張愛玲說過:「衣服是一種語言,隨身帶著的袖珍戲劇。」而創造戲劇的時裝設計師,就好比統籌
秋冬的街頭時尚潮流
IN SNAP 秋冬/2015第18期
時裝週外的街頭是潮流人士們爭奇鬥艷的絕佳場地,他們出色的穿搭比起伸展台上的模特兒們毫不遜色。 冬季的街頭可見皮草、亮片、牛仔等元素相互較勁,色調方面,除了經典的暗色系外,人們更偏好過目難忘的鮮豔色系。小方包、各類大膽裝飾的鞋子、動物紋路的鏡框是點亮整體造型的小功臣。 妝髮方面,抹著鮮紅唇膏的短髮女性則打破人們對頭髮長度的迷思。攝影師們捕捉到的時裝週街頭的風采,似乎比場內的動態更令人引頸期盼。
街屋建築的特殊風景
綠雜誌 8月號/2015第36期
傳統建築研究者李乾朗先生,曾在他所撰寫的《古蹟入門》(遠流出版)一書中寫著:「街屋的臨街面設置騎樓,是因應台灣炎熱多雨氣候的產物。連續而深邃的騎樓空間,不僅使逛街的遊人免於風吹日曬之苦,視覺上也給人一種律動的美感。」 幾句話點出了台灣街屋特殊的建築風景,也因此我們在這期GREEN的封面故事談街屋特輯,首先就以台灣街屋的歷史源流切入介紹,援引李乾朗先生長年的觀察,從空間機能、使用需求、因應現實的發展而衍伸出的相關特色來了解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