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經濟體系」是一個人,佛洛伊德會怎麼分析他?
【社會科學】好農法和好食物的交會點:《第三餐盤》 【自然科普】型塑人類文化、改變世界的25個自然造物《非凡物種》 【人文史地】傅柯重量級經典再現!《古典時代瘋狂史》 【編輯推薦】如果「經濟體系」是一個人,佛洛伊德會怎麼分析他? 【選完了,那世界呢?】美國大選書展,單書79雙書75折 【優惠活動來這邊哦∼】

【社會科學】好農法和好食物的交會點:《第三餐盤》

第三餐盤定價:490元
優惠價: 79387

放入購物車
不是要你拿三個盤子裝菜,然後只吃第三盤。

  美國廚師丹.巴柏(Dan Barber),因為吃到遵循美洲原始農耕技法所產出的美味玉米而驚為天人,進而體悟到,真正美味的食物,所涉及的層面遠比食材挑選、烹飪方式更為複雜,我們總以為只要精挑細選最棒的食材,就能創造出對環境和人類最有利的永續飲食,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我們不能只想著改變食物系統中的一部分,而是必須積極介入食物生產鏈,重新設計整套系統,才能打造最永續且健康的飲食。於是他提出「第三餐盤」的革新理論,以此做為未來飲食文化的理想典範。 §「第三餐盤」代表的是比「從產地到餐桌」更先進、更有利環境的飲食文化   

丹.巴柏用想像中的餐盤作比喻,將過去兩百年的美國料理史分為三種進程──

  第一餐盤:一塊七盎司的牛排佐以小份量的蔬菜。顯示出早期習慣肉食為主的飲食文化。   

第二餐盤:看似與第一餐盤無異,但牛排來自野放牛隻,蔬菜則是當地所產。代表現行飲食文化,加入「從產地到餐桌」的概念,對生態和健康都較為有益,但食材組合比例並未改變,人們還是依照過往的飲食習慣去決定各種產物的土地使用面積和栽作方式,如此一來還是無法改善環境、實踐真正的永續之道。   

第三餐盤:主食變成紅蘿蔔,牛排反而被熬煮成醬汁淋在上頭,成了調味品。代表未來理想的飲食文化。各種食物之所以用某種方式來組合,並非一味依循傳統,而是因為這樣的組合對於生產這些食物的環境是有利的。人們完全跳脫既往對食物的想像,對整體環境、土地共生有更深的思索,把蔬菜、穀物和牲畜整合成一個體系,並且透過我們的食材選擇或烹飪方式來支持或者設定這樣的體系。簡言之,好農法和好食物的交會點,就是「第三餐盤」的核心精神。   

為實踐「第三餐盤」的理想,丹.巴柏花了十年研究世界各地的農業社群,擷取廚師、農漁民、畜牧業者、營養師和環境科學家的智慧與經驗,循著產業食物鏈一路抽絲剝繭,除了介紹許多順應自然的好農法外,也告訴讀者,如何透過食材組合和烹調方式來對環境盡一份心力,同時也能品嘗到風味最原始的美妙食物。   

本書不僅替二十一世紀重新定義了營養、農業和食物味道,也帶領讀者進入那些顛覆固有飲食的廚房和農地,替人們指引出一條康莊大道,鼓勵所有人去思考一個既能永續,也能美味的飲食之道。
本週社會科學排行榜
1. 表裏日本:民俗學者的日本文化掃描
2. 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3. 理性選民的神話:我們為什麼選出笨蛋?民主的悖論與瘋狂
到頁面最上方 看更多

【自然科普】型塑人類文化、改變世界的25個自然造物《非凡物種》

翻開這本書,它將改變你看世界的方式
英國BBC廣播電台、自然歷史博物館年度鉅獻!

*這些非凡物種離你有多近?

你記得這幕影史經典場景嗎?

一隻來自原始叢林的巨型猩猩,攀上了鋼鐵玻璃構築的摩天大樓。巨掌中緊握著一名金髮女子的牠奮力一吼,城市為之震動。(電影《金剛》)

 你記得這讓人一度無法安眠的嚇人畫面嗎? 遊客如織的海灘邊,一隻狡猾、神出鬼沒的殺人機器靜靜潛伏在人們的小腿之間。那若隱若現的魚鰭是死神的鐮刀,威嚇無辜戲水客的生命。(電影《大白鯊》)

你記得,這彷彿穿透書頁而來的魔法之音嗎? 哈利波特戴著厚重的耳機在霍格華茲的溫室中,屏氣凝神的看著芽菜教授將尖聲厲喊的魔蘋果拔出盆。(小說/電影《哈利波特》)

你記得,那隻追尋勇氣的膽小獅子嗎? 牠和桃樂絲、鐵人、稻草人一起踏上翡翠王國綿延的綠色道路,不畏艱難不畏路遠,只為了請求奧茲大帝實現願望。(童話《綠野仙蹤》)

猿猴、鯊魚、獅子……這些非凡物種與人的羈絆之深、牽涉範圍之廣,顛覆你的想像。他們統御了我們的所思、所感,甚至是引以為豪的創造,不但深入生活的裏層,萬千的變化更豐富了科學、影響了歷史,成就了你我想不到的大變化。

本書由英國BBC廣播電台團隊,和自然歷史博物館共同製作。由BBC自然歷史製作小組長年編制節目的精準眼光,佐以自然歷史博物館豐厚的館藏,將25個影響人們最深遠的物種,以最生動、易懂的方式呈現,講述最深刻的人與自然故事。

【人文史地】傅柯重量級經典再現!《古典時代瘋狂史》

古典時代瘋狂史(附導讀別冊) 定價:850元
優惠價: 79672

放入購物車
 法國思想大師—米歇爾.傅柯 重量級經典再現! 華文世界最佳全譯本!

《古典時代瘋狂史》為法國思想大師暨後結構主義思想家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的重要著作,內容衍生自其博士論文。本書的中心議題為:在歐洲的啟蒙過程中,「理性與非理性」以及「理性與瘋狂」如何在歷史的條件中成形與出現。從這一角度,傅柯討論了兩個主要問題:第一,精神病學與心理學作為一種科學,是如何形成與開展的;第二,在舊王室崩潰的過程中,精神病院在 18 世紀末的出現,具有何種意義。要理解傅柯的方法論,此書為不可不讀之作。   

傅柯在本書談的主要是由中世紀到 19 世紀一部瘋狂的禁閉史;更深入地說,它企圖透過對監禁結構的研究,建立起瘋狂和非理性之間的對話;最後,它也規劃出一份草圖,談「一部界限的歷史--其內容是一些晦暗不明的手勢,它們一旦完成,便必然遭人遺忘。然而,文化便是透過這些手勢,將某些事物摒除在外。」   

本書曾以英文濃縮本《瘋顛與文明》風行知識世界。此次重新出版的中文翻譯是直接源自法文版本,且較英文世界現在流通的全譯版本更早幾年面世,其不僅還原了傅柯這部重要著作的原貌,而且避免許多因版本和英譯本原因所導致的許多爭論與問題。
【人文史地TOP1】為了活下去:脫北女孩朴研美
【人文史地TOP2】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人文史地TOP3】莊子,從心開始
到頁面最上方 看更多

【編輯推薦】如果「經濟體系」是一個人,佛洛伊德會怎麼分析他?

討厭京都:古都背後,不可一世的優雅與驕傲
你以為嵯峨、嵐山、宇治是真正的京都?走過花見小路、拜訪過清水寺,就是京都通?穿著和服、吃著湯豆腐,就算體驗京都生活?生於「嵯峨」住在「宇治」,還不算「京都人」!?跟著集矛盾於一身的井上章一認識真正的京都,一本最正統的京都古今大全。這些都是「京都」,卻又不是「真正的京都」...... 隱藏在京都文史、建物、飲食中的一二事,等待你的發現。
 
改變世界的100份文件:從奠基現代科學的牛頓手稿到扭轉通訊結構的第一則推特
 攤開英王死刑執行令,重回血跡斑斑的一刻,循著少女安妮的字跡,感受恐懼與希望交織的瞬間。觀覽一份文件,宛如打開一個時空膠囊,將我們帶進創作者的思維意識,和催生文件的歷史情境。無論是古老的莎草紙卷,或是僅140字元的推特訊息,文字的力量對世界的影響既深且遠。雖然我們不需查閱文件的原始手稿,也能了解其意涵,但是手稿本身卻有著濃厚的象徵意義,讓觀覽原件就像是瞻仰某種聖物,仿若親臨人類史上的重要時刻。
 
李遠哲傳(上/下)
  一九八六年榮獲諾貝爾獎後,李遠哲毅然放棄海外高薪與研究資源回到臺灣,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為家鄉開創出一條美好的路。現在的他,是臺灣社會永遠的義工,守護著新一代的青年,引領他們探索知識,迎向充滿挑戰的未來。本書為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唯一授權、最翔實的人生傳記。透過對相關人士大量訪談,收集與梳理相關史料、報導,勾勒描繪出李遠哲八十年傳奇人生中曲折起伏的生命歷程,以及他立定志向、成為具人文關懷的偉大科學家的夢想之路。
 
在沙發上的經濟學:看佛洛伊德與榮格如何診斷經濟學的惡疾
 如果「經濟體系」是一個人,佛洛伊德會怎麼分析他?數十年來,經濟學家試著用邏輯和繁複的數學公式來解釋現代經濟面臨的危機。但發生在經濟系統的問題,其實和數字或模型的關聯並不高,因為經濟其實正為許多心理疾病所苦。本書從種種角度切入,探究「經濟體系」的心理障礙,找出被壓抑的潛意識——一種會突然爆發的惡魔力量,並帶領想要深入了解經濟系統的讀者,以心理學切入經濟的病灶,共同找出人類經濟危機的深層原因。
 
公司、合約與財務結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奧利弗•哈特透過「不完全合約」概念,深入探討公司財務結構的議題,補充傳統經濟理論架構對不完全合約以及協商過程有關控制權配置等的不足,也對公司財務、公司治理等等研究領域注入新的思維。它的理論可以幫助市場合作創造價值,對於社會的經濟活動會有「可期待」的提升幫助,以合作的關係提高共同目標的價值,做大市場。「合約理論」提出了把生意當成真正合作的關係,而非競爭或比賽,能夠共創雙贏。
 
後悔當媽媽
「我後悔選擇成為母親,但我說不出口」。本書作者之一做了一份的調查,調查內容為:「如果帶著現有的知識和經驗回到過去──妳會願意再當一次媽媽嗎?」,受訪對象為當地的媽媽們,不論婚姻狀況、社會階層及年齡。讓人驚訝的是,表示自己後悔成為媽媽的發言遠超出預期。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母性天生、母職神聖,「母親可能不愛孩子」這樣的想法,對一般人來說或者根本就是一種對「母親」神聖形象的褻瀆。但為什麼媽媽一定得愛孩子?
 
燃燒的年代:獨立文化、青年世代與公共精神
  過去這幾年,獨立文化、青年世代和公共精神在台灣和香港都引發熾熱而猛烈的燃燒:在新舊典範之間、新舊想像之間、新舊資源和權力之間的衝撞與摩擦,造成了熊熊火焰,這就是我們這個「燃燒的年代」。本書描繪當下台灣文化的重要趨勢,看見這些力量不僅改變了台灣文化的內涵,更衝擊了既有的政經版圖與模式。在本書哩,我們既要拆解與批判,也要重建與思考,要重新想像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化。
 
25種關鍵化石看生命的故事:化石獵人與35億年的演化奇蹟
在三十五億年的漫長時空裡,地球上的生命家譜樹由最初始的藍綠菌,一路蔓衍出三葉蟲、始祖鳥、阿法南猿等等生物。不可思議的演化過程裡,曾經存在過的物種多如繁星,然而,超過百分之九十九的生物都已滅絕了。在這麼多古生物之中,曾有許多最巨大、最凶猛的遠古巨獸,為什麼牠們消失了?為什麼我們留了下來?透過演化史上最關鍵的二十五種化石,本書將帶你一探演化奇蹟與生命永恆的記憶。
 
到頁面最上方 看更多

【選完了,那世界呢?】美國大選書展,單書79雙書75折

 熱門活動
 
 
 
 
 
到頁面最上方 看更多

【優惠活動來這邊哦∼】

 
熱門活動
 
 
熱門活動
 
 
熱門活動
 
到頁面最上方

■ 取消/訂閱電子報/unsubscrib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