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文科普報_2016 年 4 月號第 1 期
【社會科學】如果你沒有五萬月薪,無論你現在幾歲,你未來注定會變成「下流老人」。 【自然科普】以趣味摺紙探索各種數理現象  【人文史地】如果末世降臨,你最好有個考古學家朋友,因為他們懂得取 【非讀BOOK】「青貧浪潮」席捲世界,年輕人為何被社會集體劣退? 【通勤閱讀】我通勤、我閱讀、我思考--2016通勤閱讀書展 【優惠書訊】甜甜圈裡的洞,是存在還是不存在?跟著哲學家們,一起踏上尋找答案的旅程。

【社會科學】如果你沒有五萬月薪,無論你現在幾歲,你未來注定會變成「下流老人」。


「下流老人」是日本最新出現的一個名詞,「下流」,指的是在社會底層,過著中下階層生活的人,下流老人,就是過著中下階層生活的老人。日本近年來出現了大量過著中下階層生活的老人,而且未來會只增不減,因此出現了這個名詞。

如果你沒有五萬月薪,如果你對自己的健康沒有充分的把握,如果你沒有長期良好的社交關係,那麼,無論你現在幾歲,你未來注定會變成「下流老人」。如果有一天,我們因此無法自食其力,能做些什麼扭轉局勢?

為什麼我們會老後貧窮?社會高齡化、經濟成長停滯、青年就業情況不佳、醫療與照護成本逐年提高,未婚、非正職者增多,都讓我們步向貧窮。台灣失智症人口每天增加四十人,只有極少數人能夠擁有許多人想像中的「安穩老後」。曾經和高齡的父母同住的人,對自己的老後生活容易抱持相同的想像。但是,我們已經慢慢失去老後和子女一起生活這個選項。傳統的社會福利模式已經到達極限,往後可能還會製造出更多可能變成貧窮老人的高齡者。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美好的願景可能只是願景,背後的真相讓人意想不到。當社會上的貧窮老人愈來愈多,社會負擔就會愈來愈大,只有及早預防貧窮老人出現,才不致於整個社會一起向下沉淪。身為中產階級只是我們的幻想,在高齡者的照護和貧窮問題再也無法分割的往後,如何防止老後貧窮,是我們人人都該思考的問題。

作者前言

我希望手上拿著本書的讀者知道一件事。

日本出現了大量的「下流老人」(即貧窮老人)。這種下流老人的存在,對日本社會帶來了無法估算的衝擊。 下流老人,顧名思義,是為了說明無法正常度日,被迫過著「下流」(中下階層)生活的老人,所創造出的詞彙。 日本之所以會創造出這個詞彙,就是因為不只是現在的高齡者,在不久的將來即將步入晚年的人們,生活也可能陷入困頓。現在的日本有可能出現堪稱「總計一億人的老後崩壞」的狀況。希望大家理解,下流老人這個字眼並沒有瞧不起或歧視高齡者的意思,而是為了如實表達日本社會的現況所創造的詞彙。使用下流老人這個名詞的目的在於說明高齡者的貧窮生活,以及潛藏在其背後的問題。(more
社會科學排行榜
1. 買槍,養馬,呼大麻: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2. 穀倉效應
3. 情緒之書:156種情緒考古學,探索人類情感的本質、歷史、演化與表現方式
【自然科普】以趣味摺紙探索各種數理現象

日本名師芳賀和夫開創的摺紙數學,以趣味摺紙探索各種數理現象,被譽為「芳賀定理」,受到各國學者竭力推廣,且曾於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作品。

作者前言

進入中年,我才開始對摺紙產生興趣。身為一名生物學者,平常我都是待在研究室,用顯微鏡觀察東西。正當我對微小的生物世界感到厭倦時,我不經意拿起桌上一張印有廣告的便條紙,並且發現它是正方形的。此時,我的腦海隨即浮現孩提時代的摺紙遊戲。然而,當時的我其實想不起來任何一種摺紙方式,我隨手亂摺,卻無意間摺出類似五邊形的形狀。於是,我便以「摺出五邊形」為目標繼續摺下去。

我不斷計算,嘗試做出五邊形,但是在我做出滿意的作品之前,便條紙已經被我用光了。但我總覺得買色紙是一件很丟臉的事,也不太想讓人發現我在研究室把玩色紙這種東西,於是我把空白紙張裁成正方形。若我想要大一點的正方形,就會去裁切空白的B5或A4報告專用紙。如此一來,摺紙就不會太引人注意,即使是搭乘高鐵或在飛機上,甚至是在醫院的等候室,我都能夠享受摺紙的樂趣。 於是,從五邊形開始,我的幾何摺紙遊戲繼續朝向其他多角形、多面體發展。此外,不只是摺幾何圖形,我也不斷地從摺線的長度、角度、交叉點位置等,發現許多數理現象,進而產生更濃厚的興趣,其中的一部分也因此冠上我的名字,以「芳賀定理」的名稱而廣為人知。(more) 
自然科普排行榜
1. 數學教你不犯錯,上下冊套書
2. 解開生命之謎
3. 德國一流大學教你數學家的22個思考工具
到頁面最上方 看更多

【人文史地】如果末世降臨,你最好有個考古學家朋友,因為他們懂得取


提到考古學家,你的腦海會浮現什麼畫面? 是電影《法櫃奇兵》頭戴牛仔帽、手持皮鞭又掛把槍,卻很怕蛇的印第安那瓊斯?或是深入荒野尋找失落王國的冒險家?還是偷偷摸摸挖掘寶物的盜墓者?

其實這些都是對考古學家的刻板印象。考古學家沒有三頭六臂,裝扮也普普通通,但是他們好奇心強、有科學精神、善於觀察與記錄、邏輯推理能力強,尤其喜歡研究人類歷史。如果末世降臨,你最好有個考古學家朋友,因為他們懂得取火、獵捕食物,還會挖地洞蓋沙堡。

曾經在沙坑玩耍的人,都希望長大後成為考古學家。本書作者是愛好考古學的業餘者,她前往祕魯、日本、澳大利亞、英國、德國、荷蘭、以色列和辛巴威,去見形形色色的考古學家。書中記述她與十四位考古學家上山下海,忍受炙熱的沙漠氣候、毒蛇肆虐的林地,與危機四伏的沼澤地,從加勒比海到印加帝國遺跡進行考古發掘,聽他們講述在中國發現五千年前的女神廟,美國獨立戰爭沉入海底的戰艦,印地安人的木乃伊,曼哈頓黑人墳場,以及一萬八千年前的印尼矮人族。考古學家在一堆廢墟中觀察到什麼?一件陶罐碎片或一顆古老牙齒如何拼湊過去?他們可以如何幫助我們保存歷史?

透過本書通俗又不失專業的記述,我們可以了解考古學的樂趣與使命,考古學家如何在廢墟中解開人類早年的生活與智慧。下一次看到考古隊在田野發掘時,不要以為他們是在挖寶,其實是在解讀深埋地洞的史書!
【人文史地】TOP1《正是時候讀莊子:莊子的姿勢、意識與感情》
【人文史地】TOP2《地圖之外:47個被地圖遺忘的地方,真實世界的另一個面貌
【人文史地】TOP3《哲學超圖解:世界72哲人x古今210個哲思,看圖就懂,面對人生不迷惘!》
到頁面最上方 看更多

【非讀BOOK】「青貧浪潮」席捲世界,年輕人為何被社會集體劣退?

社會為何對年輕人冷酷無情:青貧浪潮與家庭崩壞,向下流動的社會來臨! 被國家集體棄養的青年世代,「年輕」成為弱勢的代名詞。當龐大的戰後嬰兒潮集體屆齡退休,照顧高齡者已成為政府沉重的負荷,而理當逐步成為中堅份子的青年世代,卻在初出校門即背負學貸、國債,被迫進入低薪、低成就、低晉升機會的惡劣勞動環境,受到既得利益者的冷漠對待,淪為政府無暇顧及的新型態社會弱勢。當收入不足以養活自己,連帶影響青年結婚成家的意願,壓制了生育率,導致新生兒人口急速下降,整體經濟將進入漫長的衰退期,首當其衝的,就是前途茫茫的青年世代。
 
藏種於民:全球保種時代來臨!一顆種子,對抗極端氣候、基改風險,打造我們的永續餐桌 面對氣候變遷、糧食安全、基改風險,一顆種子,改變你我餐桌風景 近年,民間攜手推廣「藏種於民」,支持農民培育適地適種的在地品種、找回古早品種。保種,不只關乎生產方式,更展現人們合作、互信、尊重自然的生活態度!種子的保育,為我們的下一世代保留了生物多樣化的基因,也延續地方特色、生態智慧和飲食文化,這正是我們最為珍貴的文化根源和味蕾記憶。本書直擊國際現場,更深入台灣山野田間,挖掘民間保種達人的努力,從稻米、紅糯米、黑米、小米與部落原生作物、小麥豆類、五穀雜糧、季節蔬菜到水果,見證種子的力量,守護我們的餐桌。
 
我這終將棄用的身體:解剖自我、探索性別、追尋家族記憶的書寫 我成為偷窺者,被迫從旁窺視自己的身體。佩姬.辛納,猶太人、女性、女兒、同志、兼職防身術教練——這些身分,對她有何意義?在本書中,她透過十二篇優雅細膩又處處機鋒的散文,從書寫自己的身體,直探骨肉肌理,揭開社會對於女體的扭曲、排斥與迷戀,旁徵博引種種神話、歷史與文化意義,率直面對「不完美不正派」的身體,與過往「不良」紀錄,坦白私密情感,進而追索家族記憶,觀照長久以來對於身體的複雜慾望、禁忌與恐懼,檢視不同社會價值對於身體的種種偏見、束縛與評價,一步步探問,身體有何意義。
 
科倫醫生吐真言: 醫學爭議教我們的二三事 假設你得了絕症,這世界上唯一可能對你有效的藥,還沒上市,你只好加入臨床試驗,成為受試者。問題是,在一個隨機雙盲的試驗過程中,總有人會被分到安慰劑組,錯失治療的機會。你會願意成為安慰劑組的一員嗎?如果不想冒這個險,你透過各種管道取得這藥,那等於破壞了這個實驗,沒有了安慰劑組與實驗組的區別,就無法確切知道這藥的有效性。上述這個例子說明了「醫學既是個人救助,也是人類集體科學」的兩難。本書從「安慰劑效應」到「接種疫苗的決定」,共舉出八個案例,說明醫學複雜的面向。作者希望我們用合理的態度面對醫學裡的不確定性,並改善與醫療專業的互動。
 
「活得堅強」的哲學:從六位哲學家的獨到思想,解決「不安」、「迷惘」、「苦惱」的根源 《超譯尼采》作者白取春彥獻上當今最淺顯易懂的哲學之書!由於我們多數人日常的思考受到世間的「常識」所影響,以致容易將許多貌似「古怪又奇特」的哲學思想排除在外,並認定那不過是與自身無關的遠古知識罷了。作者白取春彥深知此點。為此,他挑選了能給予我們現代人的思考及生活方式深刻影響,擁有這種力量的六位哲學家,介紹他們的思考方式與觀點。白取春彥的敘事方式平易近人,切中這幾位哲學家所亟欲探討,也是現在的我們不斷自問的人生問題的核心,讓人的思緒逐漸開闊起來,並進而嘗試閱讀哲學家的真正著作。
 
我們只有10%是人類:認識主宰你健康與快樂的90%細菌 你的細菌決定你愛吃的東西,你的直覺來自細菌的感覺,人類和細菌,誰才是身體的主人?要做一個健康的人,不能沒有這些細菌和微生物,它們會影響我們的體重、免疫系統、精神健康,甚至如何選擇伴侶。作者以其演化生物學的專業為基礎,研究細菌與人類自古以來的共生關係。我們體內的微生物群就像一個看不見、被遺忘的器官,不僅能輔助消化,還會幫忙調教免疫系統,對維持人體機能的運作功不可沒。
 
到頁面最上方

【通勤閱讀】我通勤、我閱讀、我思考--2016通勤閱讀書展

 熱門活動
樹黨發起人、策略長潘翰聲:「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最適合搭配車窗閱讀,不論她美醜、明亮或黑暗。」


這是觀光客、觀察家與規畫者,急忙或是失業的市民,對城市這道百變迷宮的解題指南,最適合搭配車窗閱讀,不論她美醜、明亮或黑暗。在這個4/22地球日的月份,請先翻開第七章最後一題〈連綿的城市之一〉。
 
 
 
 
 
到頁面最上方 看更多

【優惠書訊】甜甜圈裡的洞,是存在還是不存在?跟著哲學家們,一起踏上尋找答案的旅程。

熱門活動
 
 
熱門活動
 
 
熱門活動
 
到頁面最上方

■ 取消/訂閱電子報/unsubscrib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