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容許例外的道德,還有人性嗎?看歷代哲學家如何回應這些問題
【社會科學】一個平凡人爭取無罪的故事 【人文史地】不容許例外的道德,還有人性嗎? 【編輯台注目】一本只用剪刀、漿糊與拍立得照片組合而成的紙本型錄,如何形塑當今的數位世界? 【正義書展】有人問你__公理與正義的問題,思辨書79折起 【優惠書展這邊走】

【社會科學】一個平凡人爭取無罪的故事

1.368坪是死囚房間的大小,
徐自強花了二十一年的時間
才終獲無罪定讞,脫離夢魘。


一九九五年九月一日,是徐自強的獨生子徐永昱上小學一年級的開學日,這一天大直發生建商黃春樹遭綁票撕票案,二十五天後,嫌犯黃春棋取贖時遭捕,這之後,徐自強一直成為「共犯」口中的同夥,甚至是「主謀」。他在逃亡了九個月之後決定主動投案,從此展開失去自由的冤獄人生。   

從一九九六年開始,徐自強總共被判七次死刑、二次無期徒刑、一次無罪,經歷過十六年的牢獄生活。他五次讓檢察總長提起非常上訴,被超過七十名法官審判。徐自強自己可能從沒想過,徐案二十一年,糾纏的是臺灣社會對司法人權的辯論與倡議,廢死聯盟因他成立,李茂生、何賴傑、黃朝義等法學者為他做判決評鑑,許玉秀大法官為他受理釋憲,從此共同被告的自白無法逕自成為證據。無罪推定原則說來簡單,每一步改革都非常艱難。

   徐自強案可能是除了蘇建和、劉秉郎與莊林勳案之外,臺灣最知名的冤案,做為一個平凡人,徐自強遇到無力抵抗的審判,人生二十年倏忽過去,自己的父母已白髮,妻子不得不離異,當時只能到牢中探望自己的七歲兒子,如今也已長大同為人父。面對自己一無所有、隨時沒有明天的處境,幸運成為各界救援對象的徐自強熬過死囚的人生,然而漫長的徐自強案,將使這個故事不僅力圖描繪徐自強的人生,更是臺灣二十年來司法與人權的變遷紀錄。
社會科學本週排行榜
1. 表裏日本:民俗學者的日本文化掃描
2. 知食:用消費改變世界
3. 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
到頁面最上方 看更多

【人文史地】不容許例外的道德,還有人性嗎?

面對義務,我們有服從還是反抗的自由嗎?
面對抉擇,我的行動準則是什麼?
服從道德是否意味著我們將失去自由?
但人若沒有自由意志,仍需負擔道德上的責任嗎?
容許例外的道德,還有價值嗎?
不容許例外的道德,還有人性嗎?   


道德哲學在於對充滿情緒的人生經歷中,進行冷靜理性的辯證,以發展出一致的價值和判斷標準,讓人得以安身立命。道德哲學也在於進行形式上的辯論和攻防時,不時拉回自身和人類的真實處境中去同理,以免流於空洞、無法實踐的理論。   

道德哲學還會觸及更深刻的形而上問題:人類是否擁有自由意志?自由意志從何而來?道德的目的是幸福,但幸福若受制於機運,道德上的努力是否有意義?道德需思及動機或目的嗎?不考慮動機或目的的道德是更高尚還是更僵化?

道德哲學也與現實處境息息相關:道德若是群體共同約定的價值和規則,勢必為個人和群體的福祉而服務,也勢必產生權利和義務,那麼這些權利、義務和福祉在社會中該如何分配?

閱讀了歷代哲學家的意見,你會發現,人類面臨的道德處境一直沒有太多改變,變換的只是外在形式。你更會發現,道德哲學的思考,不會只是形式上的辯論,而是觸摸到人類最真實的困境,進行有溫度的反思。
[人文史地TOP1]為了活下去:脫北女孩朴研美
[人文史地TOP2]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人文史地TOP3]莊子,從心開始
到頁面最上方 看更多

【編輯台注目】一本只用剪刀、漿糊與拍立得照片組合而成的紙本型錄,如何形塑當今的數位世界?

殘酷劇場:藝術、電影、戰爭陰影
  二次大戰期間,世界各地發生了慘絕人寰的屠殺、滅種事件。有人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邪惡的納粹,只等著適當時機爆發;但是伊恩・布魯瑪並不贊同這種憤世嫉俗的看法。他想問:究竟是什麼,讓人類如此殘暴不仁?為了追根究柢,布魯瑪帶我們省視納粹占領的巴黎、被盟軍轟炸成廢墟的柏林、爭議不斷的《安妮・法蘭克日記》、神風特攻隊,從電影、文學、藝術、音樂的表現中,重回二次世界大戰的現場,進入戰後重建的世界,試圖找到答案。
 
二手時代:追求自由的烏托邦之路(諾貝爾文學獎作品,限量燙金簽名版)
當1991年蘇聯解體那一刻,有人期待變革,有些人恐懼改變,二十世紀的九潀~代,俄羅斯的自殺人數是世界第一。《二手時代》這本書,便是透過二十年來一個個自殺者的人生,觀察社會痛苦轉型下,人類最深刻的本質和欲求。過著資本主義生活的共產主義孩子,在名為自由的實驗裡,尋求更好的生活方式,宛如在找尋一個遙不可及的烏托邦。究竟是蘇維埃的本性過於根深柢固,讓他們無法走向另一種生活?還是他們注定只能追尋一個不可能的夢想?
 
貧困世代:低收入、長工時、無殼蝸牛、無法結婚生子……大人無法理解年輕人的窮忙並非不努力,而是社會制度所逼!
貧困世代是由主要勞動年齡層的年輕人所組成,並注定一生貧困的世代。若是沒有社會或家庭協助,他們就只能被迫接受貧困,不得翻身。本書以作者在第一線所接觸的真實案例,揭露貧困世代所面臨的悲慘現況。貧困世代是政策及社會體系在特意之下創造出來的結果。社會上每個人都需要了解年輕人所處的狀況究竟有多麼惡劣,並採取改善的行動。若能讓社會了解年輕人的痛苦,也能夠跟著改變社會構造或制度政策。
 
外省新頭殼
  從戒嚴時代起,「外省人」這三個字在台灣就充滿著很矛盾的情結。這是個優勢族群,尤其是在政界、軍界與媒體;但獨占這些利益的少數人與少數家族,卻絕口不提這三個字(尤其在競選時)。弔詭的是這三個字所帶來的副作用,反而是由未沐「皇恩」的基層外省人來承擔。說得比長得好、寫得又比說得好的資深老鄉民——管仁健,用鄉民體文風拆穿既得利益者的騙局,告訴你國民黨不會(曾)告訴你的台灣史!
 
而你,沒有回來
瑪塞琳•羅立登-伊凡斯,年逾八旬的猶太裔法國作家、電影製片人,是僅存無幾、至今仍在世的大屠殺倖存者。在她15歲那年,她與父親一起被遣送到猶太人集中營,父親送往奧許維茲,她則被送到比克瑙。在歷劫歸來的75年後,她捎給從此未歸的父親。在信中,我們讀到了殘酷的青春記憶,讀到了倖存者餘後人生的無奈。真實的情感、悲慘的記憶,在細膩的文字中一一展現……行文簡潔,沒有多餘的辭藻,卻令人哀傷動容。
 
尋找新樂園:只用剪刀漿糊,超越谷歌與臉書的出版神話
在沒有網路的二十世紀六漶B七潀~代,《全球型錄》足足改變了一代人,它推動了美國個人電腦革命和環境運動的發展。賈伯斯說它就像那個時代的 Google;若更深入理解它的編輯與出版方式,它也幾乎是個紙本的 Facebook,一個在沒有個人電腦時代就出現的「社群協作」刊物。   為何一本只用剪刀、漿糊與拍立得照片組合而成的紙本型錄,能造就出一群對後世影響極大的記者與創業家、形塑了當今的數位世界文化?
 
拉麵:一麵入魂的國民料理發展史
 一碗簡單的湯麵料理,為何能在日本成為世代傳承的國民料理?拉麵在日本有許多不同樣貌的化身,每一次的普及都與當時的政經條件有關;它在不同族群裡,有著截然不同的發展,進而構成了完整的拉麵發展史。它的普及與推廣,改變了日本家庭的烹飪與飲食習慣,也無接縫地從勞工階層飲食一躍成為國民料理、並在媒體推波助瀾之下成為最具日本文化性的傳統美食。一麵入魂,碗中見日本。拉麵與日本之間的關係,正是一道充滿國家認同與文化再造的課題與使命。
 
寬容:改變世界的五堂課
寬容自古以來就存在,演變至當代的寬容思想便有歷史脈絡,與基督教精神及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戰爭息息相關。本書由法國知名史哲權威羅傑─坡爾•德洛瓦,透過深入淺出對話形式,針對寬容議題進行生動問答,引領讀者獨立思考──抽象概念的「寬容」化為生活面臨的情境與態度,釐清有所差異的「寬容」以及各種不同「寬容」所面臨的難題
 
到頁面最上方 看更多

【正義書展】有人問你__公理與正義的問題,思辨書79折起

 熱門活動
 
 
 
 
 
 
到頁面最上方 看更多

【優惠書展這邊走】

熱門活動
 
 
熱門活動
 
 
熱門活動
 
到頁面最上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