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趨勢領導報 = 2013 / 10 / 07 第241期
2013 / 10 / 07
 

本報訂閱份數
112879
總訂閱份數
1934370

編輯 / 陶比獅

本期要目 》
  ‥ 取消 / 訂閱電子報 ‥
  出版線上 》

本週頭條書訊 >

  ▲ Go Top
  本週選書 》

客製風暴:解析未來十年商品、銷售、創業的獲利模式

作者:安東尼.弗林,艾蜜莉.弗林.凡卡特
出版社:時報出版

推薦理由:
由於快速上網、便宜的網站設計,加上消費者對於網路購物更有信心以及送貨方式更有效率,大量客製生產的時代已經來臨!本書將帶領我們深入了解客製化生產將全面影響產品樣貌、生產模式,甚至行銷架構,幫助我們做好準備,迎接客製化時代的來臨!


多少才滿足?決定美好生活的7大指標

作者:羅伯特.史紀德斯基,愛德華.史紀德斯基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推薦理由:
經濟學是一種道德、而不是真正的科學。上溯亞里斯多德、下探現今,現代生活遠遠背離了理想生活的典型。沒有任何單一指標可反映人類的進步,不論是GDP或「快樂」,因此提出構成美好生活的七項元素。最後,他們提出某些根本的經濟政策,用以幫助我們找出滿足人類的真正需求。


做對6件事,打造高績效企業!老闆、主管、部屬必備的72訣

作者:顏長川
出版社:經濟日報

推薦理由:
過去你只知道,「6σ」是品質和流程改善的特效藥,現在你得明白,「6R」是打造高績效企業的萬靈丹!本書提供職場人士全方位「對的方法」,切入領導、管理、策略及個人修練議題,活用6R與致勝72訣,讓讀者瞬間領悟、學現用在工作上,讓企業迅速成為高績效組織。


獲利的法則:一個操盤手的虧損自白

作者:吉姆.保羅 ,布南登.莫尼漢
出版社:今周刊

推薦理由:
暢銷美國20年,經典中的經典!全美專職投資人、投資部落客指定閱讀。賺錢的方式人人都有一套,但賠錢方式就那幾種。投資失敗不是方法錯誤,而是你不懂得為何賠錢!因此只要避開虧損地雷,就是利於不敗的獲利法則!暢銷美國20年的投資經典,在台上市!

▲ Go Top
  暢銷書排行榜 》

商業理財類 >

01.挺身而進
02.Evernote 100個做筆記的好方法:數位化重整你的工作與人生
03.TED Talk 十八分鐘的祕密
04.我在房市賺一億:房產達人首度公開8年經手400間物件的致富祕訣
05.精準預測:如何從巨量雜訊中,看出重要的訊息?

商業理財類 >

06.思考的原點:大前研一的麥肯錫思考術
07.雷浩斯教你小薪水存好股又賺波段
08.自慢6:自學偷學筆記-學習改變我的一生(博客來獨家簽名版)
09.20幾歲,就定位:小資5年,成為千萬富翁的祕密
10.大數據

▲ Go Top
  TOP新書 》

作者:凱洛.盧米思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13 / 09 / 26

股神巴菲特的神諭(上):不做會後悔、或做了好後悔的致富語錄

博客來導讀 >

「巴菲特致股東信函」的唯一潤稿人盧米思,認識股神將近50年,以60年資歷編著了這本書。

2013年波克夏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卻四處推銷:「這是我的書。」

這一本著作,是巴菲特畢生最完整的語錄重現與事蹟詮釋。

★ 空前絕後的作者群:巴菲特、比爾蓋茲、《財富雜誌》首席主筆盧米思等

★ 股神所有偉大交易的細節與思惟剖析完整重現,連巴菲特自傳都不曾提及


《財富雜誌》46年來,由股神親自執筆或編輯訪問的報導實錄(包括股神親筆投稿、卻預測出錯的神諭),由股神親自示範(並回顧)這46年來,他的每一個決策怎麼下、他如何從路人變股神——

比爾.蓋茲說:「從來沒人像巴菲特一樣,能把投資和商業解釋得那麼清楚。」沒看過本書,你不知道巴菲特的見解有多犀利好笑,本書編者盧米思是巴菲特認定唯一能整理他思想的詮釋者。巴菲特和她在本書中,很務實地告訴我們,他對世間所有事情的觀點

◎「股市令投資人大失所望的原因,不是股市下跌,而是儘管股市分明上漲,他們竟然還是賠錢」。

◎通膨能有效打壓嗎?「在高通膨時代,所有的彆腳投資選項中,股票可能還是最理想的——只要買進時的價格夠低。」

除了睿智他還很有俠義心腸,看了本書你才會知道,巴菲特如何成功阻擋了第一次的全球金融危機——所羅門事件。這家公司讓股神套牢十年,終於成功獲利了結。但是巴菲特沒能擋住第二次的金融危機(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事件)、乃至後來的房地美造成的二房風暴。...more

▲ Go Top
  編輯手札 》

決策不該只追求「有」或「沒有」,學會用機率思考,就算錯了也心甘情願!

文 / 三采出版副總編輯何玉美

如果有人問我在《精準預測》這本書中學到什麼?與其說學到許多做預測的祕訣,不如說,它改變了我很多思考的模式。其中一個讓我獲益最大的,就是學會了「用機率思考」。這種思考模式可以讓人做決策時,比較不會犯錯;就算錯了也心甘情願,且會知道錯在哪裡。

過去我跟很多人一樣,非常追求絕對的是非對錯,堅信若不搞清楚是非對錯,無法做出好決策。很多決策者每天心裡想的也是:這個產品/投資有市場性嗎?值不值得做?只想知道「有」或「沒有」,以為只要追求到肯定的「有」或者「沒有」,所做的決策就萬無一失了。但其實這樣的思考模式,可能非常危險。

舉例來說,明天會出太陽還是會下雨?預測直斷「會下雨」,跟描述它「80%機率會下雨」,前者比較明確肯定、比較「威」;後者看似沒有正面回答,卻比較接近事實且較具參考價值。如果第二天真的下雨了,沒什麼問題,兩者都是好預測;但若沒下雨,前者就預測完全錯誤了,而後者卻仍然是好預測,它表面看來好像贏在兩邊討好,但其實是贏在更客觀描述了事實。而在做決策時,根據事實比根據某種彰顯英雄主義(或者便宜行事)的武斷,要更安全。

看完這例子,回到前述的情境,某個產品到底有沒有市場性?拋開「有市場」或「沒市場」的執著,追求機率的思考,結果可能會是這樣:這產品市場潛力目前30%,可是做了哪些事之後成功率有機會超過50%;但是仍然有30%的可能性會失敗,因為市場有些不確定性我們確實無法掌握。

這樣的思考模式,可以幫助決策者獲取更豐富、更全面的參考資訊,而根據這些客觀情勢,做出最有利的選擇即可。就算決定鋌而走險,也會知道自己承受了多大風險。

這道理也許容易理解,可是卻不一定很容易做得好。因為這些數據怎麼找出來的?要如何確保它精確描述客觀世界,還得靠人去找出關聯或「說明」。本書作者奈特?席佛提醒,我們必須意識到,在解讀數據時,會遇到一些主客觀的障礙。有些是情勢所逼,有些則是自己人性的弱點。

書中有個例子是這樣的:美國有個長青樹等級(超過三十年)的政論節目,每集節目尾聲都會請來賓對某件事做預測。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前一週,主持人請大家預測,歐巴馬與麥肯誰會當選?當時民調大多顯示歐巴馬會當選,賭盤雖比較不明顯但也顯示出歐巴馬領先,作者的預測是歐巴馬95%機率會當選。節目第一位來賓是個曾任總統顧問的共和黨資深政治評論家,他的預測是:「未見分曉,本週末就會底定。」第二位來賓是得過普立茲新聞評論獎的媒體人,他說:「勢均力敵,難以預料。」另一位福斯新聞的政治評論專家則大膽預測:「麥肯會以0.5個百分點獲勝。」現場只有一位媒體人預測歐巴馬會當選。

一週後,歐巴馬以365:173選舉人票獲勝,這結果絕對不是「勢均力敵」或「難見分曉」,民調預測與結果吻合,作者本人也預測正確(而且是50州個別結果,49州預測正確)。但是這ㄧ群每天都在觀察政治發展、甚至掌握許多不為人知內幕的專家卻反而預測錯了,為什麼?

這些專家並不是沒有掌握足夠的資訊或數據,他們無法精準預測,很多是因為「立場」困住了他們。或者,他們必須「語出驚人」不然收視率會不好。他們做預測的動機可能是塑造自己的形象、鞏固自己的政治立場,或者譁眾取寵,總之,他們都不是在「追求事實」。

我們訕笑政治名嘴很容易,但是仔細反省會發現,自己有時也很容易掉入同樣的陷阱裡。想想有時我們對某些事情做預測時,是否真的在追求客觀的真相,還是其實是想「投老闆所好」、「給人某種印象」、「爭取某些資源」、「保住自己的地位」,如果目標不正確,就會開始編故事,過度解釋數據。這樣短期或許可以成功,路遙知馬力,如果無法超越自己心性的障礙,終究會讓你不斷跌跤、吃盡苦頭。這就是作者說的,要精準預測,除了「要求更多數據,人更應該自我要求。」

這就是為什麼作者能在預測美國總統大選時,這麼輕易就做到別人認為是「奇蹟」的預測結果。因為他可不是早早就鐵口直斷歐巴馬一定會當選,而是一路上如實搜集各種情報與調查,統計追蹤候選人在不同時間點的勝選機率,而這機率每天都在變化,越接近大選,他的預測就越準確,他個人對這項預測「公事公辦」,當然完全沒有個人政治立場或喜好的干預,所以當大家把他當成預測之神時,他一點都不覺得這點有多難做到,只回答說:「競爭門檻實在太低了。」

在這本書中,我除了學會用機率思考事情,還學會了不預設立場,勇於隨時因情勢變化,修正自己對事情的判斷。放下為了面子,堅持某個不合時宜的想法或決定的習氣。心胸開放地看待數據、看待各種意見與資訊,直到這些情報清楚指出正確的方向。在這個層面上,這本書竟也意外發揮了某種心靈成長書心性提升的作用呢!
...more

相關閱讀 >

.《精準預測:如何從巨量雜訊中,看出重要的訊息?》, 奈特.席佛, 三采,
.《大數據》, 麥爾荀伯格、庫基耶, 遠見天下,
.《Big Data大數據的獲利模式:圖解.案例.策略.實戰》, 城田真琴, 經濟新潮社,
.《雲端時代的殺手級應用:Big Data海量資料分析》, 胡世忠, 天下雜誌,
▲ Go Top
  編輯私房推薦 》

【相信,閱讀的力量】2013天下文化全書系

相關閱讀 >

.《文明的代價:追求繁榮、效率、正義、永續,沒有白吃午餐》, 傑佛瑞•薩克斯, 遠見天下,
.《只要比別人多2%就可以》, 蘇國垚, 遠見天下,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哈佛商學院最重要的一堂課(訪台精裝珍藏紀念版)》, 克雷頓.克里斯汀生、詹姆斯.歐沃斯、凱倫.狄倫, 遠見天下,
.《關鍵18分鐘:最成功的人如何管理每一天》, 彼得.布雷格曼, 遠見天下,
.《第3選擇:解決人生所有難題的關鍵思維》, 史蒂芬.柯維, 遠見天下,
.《大數據》, 麥爾荀伯格、庫基耶, 遠見天下,
▲ Go Top
【2013 商業周刊】年度商管書展,2書75折,還有精選單書69折起!

  活動現場 》


新書20幾歲,就定位:小資5年,成為千萬富翁的祕密
書展大是文化投資人生書展,任選2書75折,滿499元 送上班族人氣款「防水石頭紙筆記本」
預售你最熟悉的複利機制,竟是金融體制劫貧濟富的重要幫兇?
天堂級的感動服務魔法讓所有人都感受到「以客為尊」的究極服務心法!
特賣每日一書六六折,天天有驚喜!
文明的代價當1%的人口擁有社會四分之一的財富,經濟出了什麼問題?
雜誌半澤直樹的加倍奉還《商業周刊 第1350期》好人,也要學會耍心機
活動妳的未來,取決於興趣與熱情;性別,是成功最好的加分。
博客來通告 >

股神巴菲特的神諭(下):不做會後悔、或做了好後悔的致富語錄

執行長巴菲特做些什麼?

基本上,巴菲特認為自己擔任執行長一職的特殊能力如下:資本配置、視情況定價、分析營運部門提供的數據。

蒙格說:「如果拿不到每個月出爐的數字,華倫簡直生不如死。」只要數字不離譜,他就不會插手干涉營運,而是放手讓公司主管自由發揮聰明才智。每每說到哪一類公司是自己想買的類型,巴菲特就會義正詞嚴地強調,合格的公司必須自己擁有良好的管理階層,他說:「我們沒辦法提供主管,也不會這樣做。」

巴菲特非常照顧替自己工作的人才,旗下事業高階主管大多荷包滿滿、早就可以退休了;不論寫文章或演講,他從來不會讓這些人忘記一件事:替公司勤奮不懈打拚的人才,是他人生中無比豐盛的收穫。

巴菲特設定旗下公司最高負責人的薪資額度,此外別無津貼;所有最高層主管的薪資都依據巴菲特精心為他們量身打造的獎金計畫而定,每個人都有特定目標,例如提高企業利潤率、減少動用資本,保險營運部門改善承保業績,或是製造更多「浮存金」供巴菲特投資。

獎金沒有上限,因此保險事業的高柏格一九八六年賺了二百六十萬美元,去年則進帳
三百一十萬美元,然而一九八三、八四年保險業很不景氣,高柏格只拿了底薪,大概是十萬美元。展望未來,保險業前景恐將迅速惡化,高柏格覺得一九九○年他可能又要回到拿底薪的日子了。至於巴菲特在波克夏領的,正是十萬元底薪的死薪水。

控管成本,像呼吸一樣重要
巴菲特強硬起來可是很兇悍的,他記得幾年前有一個分支部門買了新的數據處理設備,說是可以「節省人力」,不料會計部門的正式員工人數,卻從十六.五人增加為二十二.五人。

巴菲特認為企業不分好壞,任何部門該有多少員工是固定的,因此無法容忍不必要的成本和姑息這些額外成本的主管。

巴菲特說:「每次我讀到媒體上說某公司計畫推動削減成本時,就曉得這家公司沒有搞懂成本的真諦,在這方面,爆發式的衝刺可不管用,真正優秀的主管不會一覺醒來就發下宏願:『今天我要來削減成本。』難不成他會一覺醒來決定今天要好好呼吸?」

巴菲特手下的營運主管批評他時,只是稍微小抱怨一下,他們覺得巴菲特太理性,對數據的要求很高。巴菲特和蒙格並非衝動型的人,如果資本支出不能帶來經濟效益(比方說花錢弄間體面的辦公室),他們根本不予考慮。這兩人都不是發明家,巴菲特說:「我們沒有當發明家的技能,最重要的是,我想我們都對自己的極限很有自知之明。」

話又說回來,巴菲特和蒙格對於價格一點都不手軟。每年巴菲特都要和時思糖果、《水牛城新聞報》的負責人一起敲定價格,這時他的干預又變得很積極,他說企業執行長在定價方面的格局,是分公司經理望塵莫及的:

「分公司經理只負責一項事業,他的算盤告訴他,如果價格定得稍低一點,也不是什麼嚴重的事;反之如果他把價格訂得太高了,這個經理會覺得自己鑄下平生最大錯誤。沒有人知道漲價會造成什麼後果,對這個經理來說,簡直就是一注賭生死。至於總公司執行長,他的生活裡事業不只一項,因此價格對他來說就沒那麼嚴重。因此我主張,在若干情況下,應該由經驗豐富、距離遠一點的人來訂定價格。」...more >>

▲ Go Top
與客服人員聯絡取消/訂閱電子報到博客來首頁回本期要目
Tel:(02)27821100•Fax:(02)27856789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博客來網路書店」或授權博客來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