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科普報 = 2013 / 11 / 13 第498期
|
2013 / 11 / 13 |
第498期 |
|
本報訂閱份數
61670
總訂閱份數
1936157
編輯 / 瑪塞林
|
|
|
本期要目 》 |
|
|
|
|
TOP新書 》 |
作者:大人的科學編輯部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3 / 11 / 11
|
【 大人的科學:泰奧揚森迷你仿生獸 】
博客來導讀 >
以風為食物,把寶特瓶當作胃的仿生獸,只要有風他們就有生命。
那些存在於荷蘭海邊的仿生獸,現在只要動手做, 你也能豢養一隻屬於自己的仿生獸!
荷蘭藝術大師泰奧揚森(Theo Jansen)二十年前開始創作一種新的生命型態,在荷蘭海牙的海邊運用水管與寶特瓶創造了奇幻的仿生獸。以風為食物,把寶特瓶當作胃的仿生獸,以風力做為能量,只要有風他們就有生命。那些存在於荷蘭海邊的仿生獸,現在只要動手做,它們也能在你的手中,被你創造出來!
《大人的科學:泰奧揚森迷你仿生獸》成功縮小化泰奧揚森的仿生獸,連大師本人都讚嘆不已,雖然有許多製造者都競相將仿生獸製成產品,但本書附錄模具是泰奧揚森唯一承認的產品!
書籍內容除了有泰奧揚森與日本腦科學家茂木健一郎的精采對談之外,關於海灘動物(strandbeest)此一主題的創作軌跡,也製作了詳盡的年表圖鑑,並造訪泰奧揚森在荷蘭的仿生獸製作基地,深入探討他的藝術世界。另外也介紹了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如何運用相同的原理,演化出不同型態的仿生獸...more
|
|
▲ Go Top |
編輯手札
》 |
我們唯一的進步不過在於,把歧視換個文明的方式包裝。《我家是聯合國》
文/陳心怡
台北車站因齋戒月而聚集的外籍移工,這些年常常成為新聞熱門話題,所謂「尊重多元╱有礙觀瞻」兩種聲
音,經常刀光劍影來回論戰。二十年多來,外配、移工大量進入台灣社會,台灣人表面上不再明顯地用有色
眼光看待他們,但歧視是換了一種更巧妙文明的方式包裝,刻板印象因而藏得更深層幽微。
1982年生,日前出版《我家是聯合國》的張郅忻,因家族先後加入了來自印尼和越南的外籍配偶,自己又跟
越南姐妹有長期相處經驗,她不諱言,「在台灣,只要聽到妳是越南來的,就會被當成婚姻仲介的外配。」
拋開歧見 姐妹不再弱勢
2012年,張郅忻看了越南艾索拉舞團(Ea Sola)的表演後深受感動,因為很想學越南語,她結識了不少越南
姐妹。其中一位她口中的「姊姊」,答應免費教她越語。這位姊姊條件很好,在越南是社會系畢業,後來在
越南的外商公司上班時認識了當時的台灣同事、也是現在的丈夫,丈夫追了她三年,兩人才回台灣結婚。
這位高學歷的越配,到了台灣卻求職無門,目前她在新移民服務中心工作,也教大學生越語。「每當有學生
喊她老師,街坊鄰居就會疑惑:妳不是越南人嗎?怎會當老師?」張郅忻感慨地說,「台灣人雖然很友善,
對新住民卻仍有許多誤解,一聽到越南新娘就想到婚姻仲介,覺得人家條件比較低下。」
跟這位姊姊學越語期間,張郅忻發現,這些越南女性都充滿智慧,一點也不悲情;姊姊和幾位姐妹一同編輯
刊物,裡頭還有個小單元專門介紹來自各地的姐妹,分享她們在台灣的生活,她們既樂觀又有活力。張郅忻
覺得最有意思的是,「姊姊還會不時勸說一些經濟條件較好的姐妹,不要領政府補助,不要因為自己是新移
民就把自己當弱勢。」
除了姊姊,張郅忻在《我家是聯合國》裡一篇名為〈織〉的文章,也被翻譯成越南文,譯者是來自越南的楊
玉鶯,她高中畢業就來台灣攻讀中文系,一路念到博士,四庫全書常拿在手裡翻閱,中文底子比多數台灣人
強太多了,「但這樣一個優秀的越南年輕女性,遇到陌生人,只要知道她是越南人,就會被問是不是越南新
娘?」張郅忻坦言,自己一開始也以為姐妹們都弱勢,慢慢瞭解後才發現,即使是婚姻介紹所過來的人,也
會有不一樣的狀況,「我們需要的是更多傾聽,去聽每個人不同的生命故事。」
外配女性 成為家族核心
多年前,張郅忻的小叔在婚姻介紹所安排下,去了印尼認識「麗娜」,兩人從約會到後來決定結婚,小叔原
本的憂鬱性格,也變得隨性開朗。「麗娜在我高一時嫁來我家,她必須生小孩顧家,我則一直唸書工作戀愛
,雖然我們年紀一樣,走的路卻完全不同。」張郅忻記得第一次見到麗娜「阿妗」(嬸嬸)時,她已身穿一
襲粉紅色新娘服,被禮服擠壓出的胸線,潔白乳房露出了一半,「阿妗穿著禮服害羞甚至害怕地站在房間盡
頭,我對那個畫面印象好深刻。」
不知從何時開始,張郅忻就把同齡的阿妗當成長輩。有一次,姑姑叫阿妗做這做那,結果被向來內向的小叔
大聲喝斥:「我是娶老婆,不是娶佣人!」。因為小叔很疼阿妗,隨著阿婆逐漸老去,家庭的核心變也慢慢
從阿婆轉到阿妗,「以前阿妗把工作做完就會回到她的小房間,生活適應後,她不再躲了,家裡每個細節都
有她的存在。」
外配成了張郅忻的家族中心,這與十年前的弱勢處境,早已大不相同。雖然社經底層的外配還是存在,但更
多姐妹已慢慢走出谷底,成為台灣很重要的一份子。
孕育生命 與母親重新連結
張郅忻兩歲時因父母離異,從小由阿公阿婆帶大,她在《我家是聯合國》描繪了家庭幾位生命中的至親,她
說寫起來最有距離感的,卻是自己的母親。離婚後的母親,隻身從鄉下到台北西門町闖天下,「書寫母親,
讓我覺得自己好像是房間小角落的眼睛,靜靜觀看一個從鄉下來台北工作的女性。」
小時候的張郅忻很期待到台北找媽媽,但真正的台北印象,其實只有母親工作的西門町萬年大樓那條街。她
曾經為了同母異父的弟弟吃醋,也懊惱母親要她在做生意時不准喊她媽媽,只能叫阿姨。個性溫順的她,更
厭倦老是夾在父母中間當傳話筒,有一次跟母親鬧了極大彆扭,憤而從母親住處奪門而出,「那次我氣得甩
門跑出去,那應該是我最叛逆的一次吧。」
「過去我一直不解,一年才見一次面的媽媽總說愛我是什麼意思;懷孕後,我漸漸明白媽媽說的『愛』是什
麼。」已有六個月身孕的張郅忻說,下一本小說她想取名《女人與海》,「我很喜歡海明威的《老人與海》
,男人在外和海洋搏鬥,女人其實也和肚子裡的這片海、和廚房裡外的世界,用生命搏鬥著。」
不直接走上街頭,不以一般論壇發聲,張郅忻說,「我希望可以持續寫作傳遞力量,而女人肚子這片海洋的潮汐與溫度,就是一股溫和的力量」。
...more
|
相關閱讀 > .《我家是聯合國》,
張郅忻,
玉山社,
|
▲ Go Top |
新書試閱 》 |
中國悄悄占領全世界
文/胡安•巴勃羅•賈勒德納,埃里韋托•阿拉伍侯
進軍安哥拉搶石油
一陣摻雜著龍蝦、辣味雞和油煎花椰菜味的微風,輕輕地飄散在可飽覽盧安達和大西洋美景的「上海拜雅」
(Shanghai Baia)餐廳露台上。時間是二○一○年夏天,一群喧鬧的中國商人正在狼吞虎嚥,彷彿世界末日
就要來臨似的。附近摩天大樓射出的燈光,在他們的臉上閃動著。那些大廈裡的公寓十分搶手,住有許多外
國石油公司員工,每月租金一千美元起跳。餐廳裡那票中國商人不斷問道:「多少錢?」有位仁兄嘴裡塞滿
了東西,一開口就把食物渣子噴得滿桌子都是。盧安達是全世界生活費第二高的城市,離這家餐廳數公尺遠
的碼頭上,有個航海俱樂部,外頭停滿豪華遊艇,住在這個高消費之都的企業大亨們,可以乘著那些遊艇揚
帆迎向遼闊的大海,逃離安哥拉首都的騷亂。
走過盧安達市中心的人,難免都會好奇這裡的事情怎會變化得這麼快。二○○二年,安哥拉才結束了長達二
十七年的內戰,這場戰亂不僅對這個國家(人口一千八百萬)的社會經濟造成難以挽救的破壞,也摧毀了一
九七五年安哥拉獨立之前,葡萄牙人在此建造的大部分基礎設施,例如損壞的橋樑估計有三百座。戰爭結束
不到十年後,盧安達的主要道路出現了大量水泥卡車,令交通陷入癱瘓,無法應付全國各地正在進行的數百
項道路工程。五十多家中國國有企業和四百家民營企業,也加入了這個瘋狂的建設計畫,忙著幫安哥拉建球
場、修馬路、蓋新屋、裝潢政府部會。所有工程經費皆來自安哥拉的地下資源:安哥拉為非洲第二大產油國
,每年出產的石油,可創造五百二十億美元的營收,安哥拉也是中國第二大石油供應國,僅次於沙烏地阿拉
伯,因此石油營收有一大部分來自對中國出口的原油。
這場被世界銀行形容為「安哥拉模式」的革命,打算以大量嶄新的公路、鐵路和大學來建設國家。一九八○年代以降,安哥拉也和其他幾個國家(包括中國)一樣,採行「直接拿石油換基礎設施」的策略。為了配合
中國的到來,獨裁政府領導人桑托斯(Jose Eduardo dos Santos)總統,自二○○四年起也一直大力鼓吹這
個模式。盧安達和北京政府達成的協議內容很簡單:中國的營造公司負責履行安哥拉各地工程計畫,並由中
國進出口銀行支付薪水,安哥拉則透過安哥拉國家石油公司(Sonangol)及其分公司,依中國指定的輸出量
供應石油,以償還中國的貸款。
以上摘自聯經出版《中國悄悄占領全世界》
|
相關閱讀 > .《中國悄悄占領全世界》,
胡安•巴勃羅•賈勒德納,埃里韋托•阿拉伍侯/著,路易斯•德拉斯•阿拉斯/攝影,
聯經出版公司,
|
▲ Go Top |
|
|
|與客服人員聯絡|取消/訂閱電子報|到博客來首頁
|回本期要目| |
Tel:(02)27821100•Fax:(02)27856789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博客來網路書店」或授權博客來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
go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