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新書 》 |
|
【 海明威、費茲傑羅再度交鋒
! 】
博客來導讀 >
午夜巴黎計畫第二章,啟動!
最好的朋友,最強的對手,海明威、費茲傑羅再度交鋒!
午夜巴黎計劃再添新血,「逗點文創」、「一人出版」外,同場加映「南方家園出版社」之《穿越世紀的情書:寫給巴黎藝術家的21封信》,完整呈現《午夜巴黎》電影中那才華匯聚、繽紛燦爛的藝術黃金年代。
三書合購75折,再送「午夜巴黎藝術年曆」!
《我們的時代:海明威一鳴驚人短篇小說集》
《我們的時代》收錄了海明威創作初期的經典作品,包含〈印地安人的營地〉、〈鬥士〉、〈軍人之家〉等共十六篇短篇小說,每篇故事前,亦加上一則散文詩作為過場鋪陳,這些散文詩各自獨立卻又連貫了各篇情緒,讓全書結構充滿有機體式的生命力,被諸多評論家譽為二十世紀最獨特、最具原創性的短篇小說集之一。1925年出版以來,本書獲得無數肯定,亦開啟了海明威之後的經典作家之路。more
《富家子:費茲傑羅短篇傑作選2》
本書收錄六篇費茲傑羅的短篇經典,選篇聚焦在糾纏費茲傑羅一生,並直接導致他瘁逝的酒精上,深入感受這位才華洋溢的偉大作家之脆弱與掙扎。其中包括深刻表現了有錢人心理上的優越與隨之而來的空虛,備受海明威讚譽的短篇小說傑作〈富家子〉;探討深陷酒癮,難以自拔的〈酗酒案例〉及〈新生〉;描繪戒酒清醒,重返現實之困頓的〈重返巴比倫〉及〈失落的十年〉;最後跟隨〈作家的午後〉一同體會所謂的靈感,是如何在失落與無措的夾縫間,在時光的淬煉濃縮下而生。more
《穿越世紀的情書:寫給巴黎藝術家的21封信》
本書內容以藝術為主要基調,透過書信形式,往返二十篇關於二十世紀初集中在巴黎的藝術家故事,包括了印象主義、野獸派、立體主義、表現主義、裝飾藝術、分離派新藝術運動、未來主義、抽象主義、風格派、達達運動、超現實主義;由十九世紀末寫至二十世紀三○年代,以現代畫家之父塞尚始起,以印象主義女畫家莫里索結束。(印象主義的出現是一項解放,現代藝術之始)。more
|
|
▲ Go Top |
編輯手札
》 |
【博客來選書|11月】《塔裡的男人》|羅毓嘉:在一座飛快升高的塔裡
2013年11月選書
《塔裡的男人》
作者|亞拉文.雅迪嘉(Aravind Adiga)
譯者|陳錦慧
出版社|商周出版 〔博客來推薦理由〕
聽聽曼布克獎得主、《白老虎》作者怎麼說這樣一個可能與我們很靠近的故事 〔專業推薦人觀點〕
在一座飛快升高的塔裡
文/羅毓嘉(作家、詩人)
1985年生,現為記者。曾獲中國時報人間新人獎,台北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政大道南文學獎與台大文學獎等;《INK文學生活誌》譽為「最被期待的年度新人」。著有散文集《樂園輿圖》(2011,寶瓶文化),現代詩集《嬰兒宇宙》(2010,寶瓶文化)、《青春期》(2004,自費出版)、《偽博物誌》(2012,寶瓶)。
從窗口望出去,這城市有張參差的臉。破舊的磚造房舍,榕樹,體育場,石頭,瓷磚,高塔,圓頂。遠方有海洋。雨季將至,雲腳低低往地平線盤下來,老鷹在空中盤旋,城市時有霾害。你看著這些,彷彿有座飛快攀高的巨塔如幻影般升起。你揉了揉眼睛。如果除此之外你別無所有,有人出價要收購你的過去,你的朋友,你的家,用你貧困生活裡不曾想過的巨大數字收購你的一切。
代價是失去它。
要多少錢你才願意出售?
沙赫先生對維什蘭社區住戶開出的價碼是33萬美元。2008年到2009年,印度的平均國民所得大約相當於500英鎊或800美元。
這故事發生在快速發展的孟買。
城市像一輛不曾安裝煞車的列車急馳。比風快。比鷹的翱翔快。金融區熱烈地往外延伸,像高爐裡融熔的鐵水流向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把泥巴凝成黃金,把樹推倒,換上翠綠的植生牆。向日葵生長之處如今是座鐘塔,雖然在水泥森林裡能見太陽的日子不多,但亮晃晃的LED燈點起來,已讓很多人滿意。
有人接受價錢,賣了。有人不願意。他們說,至少我們還有榕樹,體育場,石頭,瓷磚,高塔,圓頂。
這同時也是台北的故事,每一個已發展城市的故事,每一個,等待發展的城市未來的故事。那時候,台北有些地方,隨意地棲居著公務員和城鄉移民,或買賣,或繼承,可能不足立命,但至少尚能安身。而甚麼時候事情開始改變,土地開發挾帶的龐大商業利益,政府推動都市更新的巨輪,雙雙往人們身上輾去。有些人賣了,有些人說,這是我一輩子,賣掉了,我就只剩下錢了。
就只剩下錢。還住在那兒的時候人們沒什麼錢,但人們接受教育,校正自己有些土腔的英語口音,讀書,和隔壁一樓的那隻土狗玩耍,夢想自己可以穿上西裝面試去了,變成一個體面的人,在高樓的冷氣房裡看著遠方的夕陽,眨眨眼,城市灰撲撲的臉孔裡,還有沒有榕樹,體育場,石頭。然後,有冷氣房的高樓開始吞噬城市,承諾一個更好的未來。有時,人們搖搖頭,問,我們只是想要這樣活著。活得體面,有過去,能夠想像未來,就好。
我們不賣。
對方的萬寶龍鋼筆敲著桌面,「不然我們怎麼能進步?」
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沒有答案。
但我更想問的是,我們願意為進步支付怎樣的代價。當貧民區的清除行動如火如荼地展開,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付得起。或者多數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支付了那代價,但你該如何用一隻怪手交換一棵樹苗,如何用一紙命令否證城市歷史的軌跡,如何抹消記憶,交換一個如空中樓閣的夢。得到了黃金,代價是失去其他。
從窗口望出去,那輛疾駛如風的列車仍在往前。
還有隻鷹,牠飛行的方向原和列車平行,突然間有陣強風襲來,推擠著牠的雙翼,迫使牠改變方向望列車撲來。鷹啊,牠奮力振翅,撲啊撲的,和列車捲起的氣流搏鬥著,就在撞上窗戶前,終於能夠順著另一道氣流騰飛而上,忽地向無垠的天空飛去。more
|
相關閱讀 > .《塔裡的男人》,
亞拉文.雅迪嘉,
商周出版,
|
▲ Go Top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