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手札
關起來的美術史
文/cancer
無論是中國美術史既有概念,或是近代由西方框架引進的史學架構,可以發現,過往討論較多的,均以魏晉時代書法藝術到宋元期間的繪畫為主。
商周時代的青銅器、秦漢時代的墓葬藝術乃至明清時代的工藝品,在宗教祭祀、消費性需求等前提下,一般認為藝術價值不高。
過去重視「藝術家自覺」的觀念下,自由意志的創作是評判藝術家的標準,也區分出「藝」與「匠」的差別。
忽略「匠」的傳統固有其背景,惟對美術史的豐富性來說不免狹隘,近年來更多的美術史學者結合考古資料,參酌社會史、文化史等資料,將過往前述較略而少論的藝術作品,重新進行檢視。
除少數得以存世的藝術珍品外,墓葬出土的文物是現今可以更追尋逝去世界的門徑,墓葬其中的器具、帛畫等討論的學者漸多,也改寫原有美術史的視野。
《逝者的面具︰漢唐墓葬藝術研究》突出點在於整個方法學的重新思考,如鄭岩教授所言,墓葬藝術的特點在於「整體性」,它是建築營造、繪畫、碑刻、雕塑等的集合體。
將碑刻放入書法、建築放入工程,繪畫僅擷取部分畫面討論,都會喪失墓葬中的整體藝術概念,只偏一隅,唯有以整體的墓葬藝術考量,方能更深刻揭示其藝術品的文化脈絡。
以第一編討論『霍去病墓石刻』的論述為例,西漢武帝時代,征伐匈奴屢建奇功的霍去病,二十四歲早逝後,天子親自哀悼,在預先為已身修建的茂陵東北,為其立塚,以為陪葬。
霍去病墓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各式石刻像,其特殊風格,被視為早期中國雕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它們的特徵是體量巨大、以形取材、因材生形,動物四肢也不鑿空,以減少縷雕之功。形體之外,其陳列布置,看似零散,也為後世學者所議論。
作者提出的疑問是,過往均以處於雕塑發展早期、工具尚不完備解釋其風格形成的因素,惟此解釋漏洞甚多。
以同時代墓葬或是裝飾器物如玉器、青銅的工藝品參酌,均有打造精美的作品,復以武帝寵臣而言,更不存在財力修築問題,故鄭岩推論這種風格的形成,是「不為」而非「不能」,其中則有武帝及其當時的文化或宗教觀念推波助瀾而成。
自然界經常會有彷彿「狀若人造」所形成的奇巖景致,石刻像不事雕琢的意義,在於以最少的修飾,打造出渾然天成的樣貌,天然而非人造,才具有受命於天的權威及說服力。
而其陳列位置,則是巨大工程的整體考量,用現代術語來說,或者可稱之為「景觀」或「大地藝術」。象徵類似於「蓬萊仙島」之地,是通往仙境的橋樑,承接皇帝的渴望,也是霍去病適合的歸去之地。
最後,繞個題外話。唸書的時候,誤打誤撞的進了日治時代小說的課堂,接觸到賴和到呂赫若的小說作品。
初讀台灣第一批的現代小說作品,特別是1930年以前的小說,若與稍早中國大陸誕生的魯迅作品相比,恐怕會有不忍卒讀的落差感。
然而,在當時授課教授的導讀下,螃蟹才知道如何跳出所謂文本內的範圍,從文化史、社會史的角度來理解這些作品。
提及這個閱讀經驗,毋寧是鄭岩教授的這本著作,它的獨特觀點,讓螃蟹重新認識了中國美術發展的研究的局限性及未來無限的可能性。
|
留言列表